2025绿色化工与高端装备论坛暨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年会召开

11月7日至9日,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2025绿色化工与高端装备论坛暨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绿色化工与高端装备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与发展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化工行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致开幕辞,指出学校始终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化工学科优势,深化新工科建设,聚焦过程装备的低碳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等关键领域,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升级的技术瓶颈。他表示,学校将持续推进协同创新与产教融合,加快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绿色化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化工学会监事长华炜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以“绿色化工与高端装备”为主题,紧密契合国家“双碳”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她指出,化工装备行业正成为推动绿色工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引擎,其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将直接影响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战略地位。中国化工学会将一如既往支持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共同引领行业实现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德强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在高端化工装备领域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绿色制造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智能化转型步伐亟待加快等关键挑战,专委会将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标准体系完善与创新人才培养三大重点方向,积极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为行业实现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杨为民院士、汪华林院士等20余位专家作大会报告。杨为民院士分享了新型分子筛催化材料及绿色工艺的创新成果,汪华林院士聚焦污染物减排与资源化技术,系统介绍了绿色环保领域的科研进展与实践路径。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青岛科技大学汪传生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杨卫民教授等,分别就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聚合物加工成型装备等主题,展示了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创新技术与工程案例。

论坛设置了多个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国内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氢能装备、储能技术、电池技术、安全防控、极端工况装备、人工智能、柔性传感、数字化装配、光热催化等关键方向,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充分体现了论坛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特色,展现了我国化工装备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协同发展潜力。

通过院士报告、专题讲座、产学研自由交流等多种形式,论坛为与会代表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围绕过程装备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碳减排与碳利用装备技术突破、极端环境装备可靠性提升、低碳技术集成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在强化跨领域协同创新、突破关键装备技术瓶颈、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等方面形成广泛共识,为我国能源化工与新材料领域装备技术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端化发展提供了建设性路径。

本次论坛的举办,不仅有效促进了行业知识共享与思想碰撞,更将为我国化工行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引领行业迈向高效、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网页发布时间: 2025-11-14